陕西健康养生,火热示范招商中,招商电话:029-86630006
标王 热搜:
 
 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公告中心 » 行业趋势
原创养生保健丨认清自然规律,正确对待疾病
 [打印]添加时间:2021-08-05   有效期:不限 至 不限   浏览次数:391
 猝死为病魔之首,猝死的魔鬼时刻为凌晨4点。俗话说得好,“闭门家中坐,祸从天上来”,这是说每时每刻都有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。突然间发生的事情,常常令人措手不及。除了急性病及突发事故外,其他疾病都会为人们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个较为宽松的时间,就看人们能否充分利用了。我们对待疾病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,疾病一般不是来要人命的,而是来提醒人们需要注意、需要警示和觉醒的,只要做好了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,就可以达到战胜疾病、增进健康、延长寿命的目的。

人群中按年龄段划分疾病概况,大体发病顺序是这样的:三十岁以前人找病,暴饮暴食,无节制熬夜,透支了健康,这是人为地在制造疾病,但由于本里好、火力壮,当时并不会发病,这属于相对的健康期;三十岁以后有些病就找人了,因果效应逐渐显现,小病累积而成疾,但仍属于疾病的潜伏期;年过四十,阴气自半,身体的抵抗力开始下降,疾病开始增多;人过四十气变虚,阳气由下往上欺,有些早衰现象开始显现,尤其是女性,刚过不惑之年就半头华发成为半老徐娘,妇科疾病增多,20~30%的患有子宫肌瘤;人过四十五,懒动家里捂,就怕血管堵;四十五岁后经常染发,爱吃肉食,宅家不动,吃剩饭菜,这是致病和短命的四件冏事,成为疾病的根源,遂到了疾病的暴发期;十年高血压容易发展成冠心病,二十年高血压容易得脑中风,患糖尿病十年容易发展成心脏病,这是疾病发展的规律;男过五十三,裤裆常不干,小便砸脚面,排尿超过一分钟,前列腺疾病多患;女性在生理上决定了某些部位易多生疾病(如乳房与盆腔),而且持续整个生理过程,中医有“十女九寒”,“十女九湿”之说,这是发病原因,尤其是到了更年期前后,更是进入多事之秋。男女在六十岁以后又进入一个相对稳定期,这种状况若无特殊变故可延续到七十岁以后,挺过七十三,享福在后边。以上就是按性别和年龄段发病的大概率。

十人九湿,湿气会乘虚而入。一般找中医看病,会说湿气重,胖人更是多湿,女性多湿还伴多寒。中医所说的“湿”是什么?湿气是祸,湿就是人体内的垃圾,是需要清除的、黏滞的脏东西,湿气遇寒成为寒湿,遇热则成为热湿,但要想祛除湿气,治疗起来也绝非易事。有一分“湿”,就有一分“邪”,成为致病的重要原因。古语就曾说:“千寒易除,一湿难去”,“湿性黏浊,如油入面”,古人形象地说明了湿气难去的成因,想想也是这个道理,待把油掺到面粉里以后,再想把油去除是何其难也!往往湿气重的人排出的大便会粘在马桶上,用水冲也冲不掉,只有用马桶刷才能清除干净,这也说明湿气的黏滞程度,一旦湿气缠身,自愈的可能很小,需要慢慢调理,不可操之过急,不是使用三五副中药就能祛除的。

正确认识中医关于人体“虚”的概念。现代人的本气无一不虚,处在亚健康状态的是大多数。但凡让中医看病,不是气虚就是血虚,不是脾虚就是肾虚,一夏无病还三分虚呢,试问谁人曾不虚,唯有不看方不知。可以说我们正是在这种“虚”的阴影笼罩下度过坎坎坷坷的一生。“虚”成为我们的“保护伞”,正是在这种“虚”的保护下,我们才得以坚持学习,坚持工作,直到寿终。因此,我们不要害怕“虚”,更不要被这种“虚”的概念所吓倒。按中医理论进行分析,虚也,是阳气不足也,这个“虚”是人类特有的保护机制,这个“虚”是人类远比其他生物体高明的生存智慧之所在。但“虚”却能使人类的寿命延长,从某种意义上讲,“虚”是一种巧妙的磨洋工方式,它能有效节省生命仅有的能量,虽不能保证高质量的生存状态,却能使人活着,活得好也罢,差也罢,清醒也罢,糊涂也罢,这种“虚”总是能相对延长生命的绝对长度,这也是人们所企盼和追求的目标。人们正是在“虚”中度过了一生,说到这里你还会谈“虚”色变吗?

正确认识某些外科疾病的保守治疗。对外科疾病不要害怕,虽然来势凶猛,只要能得到正确而合理的治疗,有些外科疾疾病就是不手术也能有较好的预后效果。我的两次生病经历足以说明这个问题。

第一次生病是在1971年3月,我因呕吐、上腹部疼痛住院检查治疗,后转移至右下腹持续性疼痛,医生诊断为“急性阑尾炎”,需要手术治疗。当时我就想年纪轻轻就在肚子上开一刀,破了元气不说,刀口处还落下个疤痕疙瘩一辈子也消失不了,因此个人建议保守治疗。这个想法得到了医生的批准,医生遂在病历上写道:“因病人拒绝手术,建议保守治疗。”那时的消炎药主要就是使用磺胺药,青霉素是十分紧俏的药品,所以一般不用。通过使用磺胺药消炎治疗,住院一周痊愈出院。当时医生说由于没有切除阑尾,治疗并不彻底,以后可能还会犯此病,需要在饮食等各方面加以注意,幸运的是到现在没有再犯过此病。

第二次生病是2009年10月,我因过度劳累发生心肌梗死,上楼即感到憋闷,气喘吁吁,喉头发紧,牙齿疼痛,在当时的九零医院就诊,做了心脏CT,显示心脏的三条大血管堵塞程度分别为95%、75%、70%,当时医生的意见是要放置3~4个心脏支架,总花费大约需要16万元左右。为慎重起见,后来我又到省立医院与齐鲁医院复诊,医生一致的意见就是放支架,除此之外,别无他法。但我就是不同意放,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,坚持服药治疗。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,临床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和控制。后来又去医院复查心脏CT,才发现更为神奇的事情,原来在心脏三条大血管的旁边又生出一条血管来,正是这条新生的血管,取代了部分所堵塞血管的功能,起到了很好的代偿作用。同时这也说明我具有很顽强的生命力,一靠信心,二靠治疗,战胜了心梗顽疾,得以在人生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。由此也得出一条结论,战胜疾病信心最重要,科学施治是法宝,这两样皆不可少。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的治疗方式,意在说明某些外科疾病保守治疗的可行性,希望大家从中能悟出些道理,但并不建议别人生搬硬套我的方式方法,具体怎么做好还要因人而异,视病情而为之。

带病生存是中老年一族的生存现状,老年人多数是在有病中度过暮年。平均每个中老年人身患4种病以上,且多是沉疴旧疾,查体时一说就是具有多年病史,对此不可忧心忡忡,也不可有怅然若失的感觉。我曾查看过一位88岁老人的病历,他曾患过32种疾病,做过三次大手术,罹患前列腺癌手术后仍大步走路,步态稳健,重视养生,我看活到100岁没有问题。生病是自然规律,这就使中老年人有病成为常态,无病才是例外;中老年人有病的是大多数,无病的是极少数;有了病不要悲,越悲越吃亏,不要因为有病而沮丧,不要因为有病而自惭形秽。生存是本,没有生存就没有一切,有质量地活着就是胜利,我们要正确认识这一点。慢性病、老年病有那么几种也没有什么关系,腿疼、胳膊疼也不是什么要紧的病,只要没有急病大病就是幸运,只要不是没治的病就行,只要不是要命的病就行,只要基本健康就行,只要能吃能喝、能走能跳就行,只要有琴棋书画诗酒茶的生活就行。

对于疾病的态度,在总体上要藐视疾病,从容对待;在具体治疗方法上要重视疾病,谨慎从事。要既来之,则安之,自己完全不着急,让体内慢慢增长抵抗力,直到最后战而胜之。这是伟人对待疾病的名言,也是我们对付慢性病的态度。就是急性病也只能让医生处置,我们也不必着急,积极配合治疗就是了。医学经验告诉我们,难能可贵的是观念,观念前卫者注重养生,观念滞后者注重治病,秉持何种生活态度和观念,决定了我们在人生道路上能走多远。只要做好平时的养生保健,就是有慢性病也不怕,照样能长寿,照样能成为百岁老人。